金融“活水”如何精准“浇灌”实体经济?大同这样干!

大同日报 2023-04-25 16:28:24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和重要支撑。近年来,全市金融系统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引金融“活水”, 壮经济“血脉”,有力地助推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了金融健康稳健发展。


(相关资料图)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金融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金融系统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主动担当、履职尽责、靠前发力,把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服务质效、优化金融环境、创新金融产品、防范金融风险,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实体经济,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推动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全省金融机构负责人调研我市文旅产业。 于宏 摄

金融业提质增效结硕果

全市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金融调控和货币信贷政策,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高效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信贷环境,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一季度,全市金融业增加值30.1亿元,增速为8.8%,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

银行业改革创新谱新篇

银行业金融机构日渐丰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10年来,股份制银行引进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3家股份制银行在大同市设立二级分行;村镇银行组建扎实推进,浑源、灵丘、左云、阳高、天镇5县设立村镇银行,浑源组建恒源鑫农村资金互助社。推动原大同银行、原晋城银行大同分行、原晋中银行大同分行3家城商行顺利合并重组为山西银行大同分行,抗风险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农信社改革发展持续深化,左云、大同、灵丘、云州、浑源、广灵6家农商银行相继挂牌开业,阳高、天镇2家农信社改制工作稳步推进,有力化解了农村信用社历史风险。

保险业社会保障稳推进

保险业在稳定社会、造福人民、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目前,我市保险行业主体数量增至43家,其中寿险公司19家、财险公司24家,保险市场保费规模达669亿元,其中寿险市场保费收入472亿元、财险市场保费收入197亿元, 保险业呈现发展速度较快、运行质量较好、影响稳步增强的良好态势,特别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实现保费8.67亿元,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农业保险第一大市位次。

多层次资本市场闯新路

作为我市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牵头单位,市金融办紧盯“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锚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落实省推进企业上市“倍增”计划,着力构建资本市场梯次培育体系,全力推动资本市场“大同板块”隆起。 10年来,全市共有主板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从无到有增至4家、“晋兴板”挂牌企业突破36家、省级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入选企业达到85家;实现省级资本市场县域工程试点覆盖全部县区;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25.33亿元;全市累计实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5153亿元。特别是2022年, 我市新增辅导备案登记企业2家,新增“晋兴板”挂牌企业20家,新增省后备企业资源库入库企业44家…… 企业上市挂牌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全市企业上市挂牌年度专项考核位列全省第三,成功挺进“第一方阵”。

地方金融组织健康发展

地方金融组织健康稳步发展。小贷、典当持续减量提质,融资担保不断改革增效,地方金融组织立足主业、完善体系、降低费率、扩大覆盖面,充分发挥社会融资体系的有益补充作用,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截至目前,我市小额贷款公司26家,贷款余额11.7亿元;典当行33家,典当余额3.18亿元;融资担保公司5家,担保金额40.87亿元,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运营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为小微及民营企业担保金额34.34亿元,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

多搭台 搭好台 服务小微企业

2022年8月试运营以来,在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注册企业数已达26万余家,入驻金融机构67家,上传融资类产品135种,促成授信7003.5万元。 该平台是在市财政局、市金融办的指导下,由市金控集团负责承建的一站式、多功能的“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暨“大同市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和“政金企担”对接平台,主要承担融资服务、辅导服务、孵化服务、综合服务四大功能。依托平台实现了首贷续贷线上筛查和对接功能,目前已录入金融产品103个,录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两张无贷户名单”25.9万户,银行机构录入有贷户名单0.8万户,分两批次向金融机构推送无贷户信息;已开展线上线下金企对接活动30场、线下服务企业118家、达成融资意向12240多万元。2023年一季度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加137.01亿元、增长27.59%;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加33.06亿元、增长21.94%。

金融专班精准服务民营企业

2022年4月19日,大同市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成立。市金融办同步成立工作专班,常驻市民营企业服务中心为各类企业提供专业、及时的金融服务。该办专班建立日常工作台账,建立活动情况台账,并形成金融政策清单、金融产品清单、重点企业清单、企业需求清单“四张清单”。与此同时,市金融办建立入企调研制度,掌握企业发展情况、融资特点、融资共性问题,制定综合服务方案;建立融资对接制度,让更多企业及时了解金融服务政策,提升金融运用水平。 自金融服务专班成立以来,共受理解决诉求工单107单;在市民企服务中心共举办政金企对接活动32场、举办培训12次,入企服务50次,为26家企业投放贷款5165万元。2023年一季度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加86.06亿元、增长18.12%。

牢牢守住金融风险底线

市金融办切实扛起金融风险处置政治责任,认真履行市金融稳定发展领导组办公室和处置非法集资领导组办公室职责,坚定不移持续打好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领域重大风险攻坚战,强化金融稳定、处置非法集资机制统筹作用,出台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办法,强化驻同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合作,持续加强风险排查和监测预警,稳妥处置了一批涉众型地方金融领域风险事件;通过“抓宣传教育、抓预警监测、抓稳妥处置”,实现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全链条、全覆盖。

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14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35万余份、受益人群160万余人次,分类处置了一批重点案件。全市非法集资立案数量由年均16起下降至2022年的6起,在全省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平安建设考核中进入“第一方阵”。

政府性融资担保改革促增信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是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发展的主力军。去年以来,我市全面启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实现一体化运营改革工作,并率先通过省检查组验收,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大同市财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6.84亿元,在保企业431户,在保余额34.34亿元,担保放大倍数4.51倍。此外,保持担保费率全省最低,单笔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下(含500万元)担保费降至0.65%/年,500万元以上降至0.8%/年。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2023年,全市金融系统将锚定市委“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落实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三项职能,有效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顶格落实金融惠企政策措施,强化金融要素保障服务,奋力续写金融助力大同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记者 吴华 张世敬

责编 王宇

审核 邓琳

监制 杨刚

标签: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商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